introduction
肺出血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危重征象。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一旦口鼻涌出血性泡沫液体已属晚期,病死率极高。因此,对于肺出血问题,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对有可能发生肺出血的宝宝及时治疗。
1.症状:宝宝突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周身苍白。
2.体征:①早期休克,肢体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等;②肺内啰音迅速增多,可伴有呼吸暂停;③自口鼻腔内涌出大量血性泡沫状液体,或直接喉镜下有血性液体自气管溢出;④可伴有心率下降;⑤可见皮肤出血点及瘀斑,穿刺部位出血不止;⑥如出血不多,无血性分泌物自气管内涌出,应根据肺部体征及血气变化及时诊断,早期治疗。
1.保温:出生时即应将婴儿身体擦干,防止过多散热,保持体温恒定。
2.供氧:通常导致肺出血的病因是缺氧,所以可以给宝宝用鼻导管或氧气罩吸氧。
3.限制液体量,纠正酸中毒:输液量60ml/(kg•d),以免加重肺水肿和诱发心力衰竭;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用1.5%碳酸氢钠。
4.纠正凝血机制异常,补充血容量:可给浓缩红细胞。合并DIC时,可根据血液凝固状态,给予肝素。
5.改善宝宝心功能: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必要时可用强心剂和利尿剂。
6.正压呼吸:正压呼吸可使肺泡扩张,减少渗出,纠正低氧。治疗中应根据血气数值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当气管内无血性分泌物出现,肺部啰音已经消失,无明显呼吸困难时,才可以撤掉呼吸机。
7.治疗原发病:及时治疗诱发宝宝肺出血的原发疾病,如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8.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因肺出血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结构破坏,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减少,故有研究认为气管内滴入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可减少呼吸机使用参数及时间。
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如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原发病、纠正酸中毒及出凝血障碍、补充血容量、用多巴胺维持血压在50毫米汞柱以上。对肺出血高危儿只要有低氧血症,尤其合并低体温或酸中毒者,应行气管插管,以便能起到早期治疗或预防肺出血的作用。
11-08
10-19
10-13
07-26
07-24